查看原文
其他

丁凡: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杭州检察
2024-10-23


今天推出建德市人民检察院丁凡的荐书稿《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决战朝鲜》

推荐人:建德市人民检察院

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丁凡



十月的杭州,金桂飘香。


合上李峰老师的《决战朝鲜》,心里犹如万马奔腾,满腔的情绪如同浓浓的秋思,不吐不快,只是渴望让更多的人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去怀念那一群舍生忘死最可爱的人。


每当说起抗美援朝战争,不管是从小就耳熟能详课本讲述的上甘岭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战斗英雄的故事,还是近些年轮番上映的《长津湖》《跨国鸭绿江》等影视作品,可能每个人的认识多少都有些碎片化。1950年我们为何而战?在朝鲜,战争之外还有哪些细节?什么是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胜利又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在《决战朝鲜》这本书里窥探一二。


作者李峰老师并没有简单机械地记录战争,而是从雅尔塔会议落笔,从世界各国复杂斗争的时代背景开始叙述,向读者全景式、立体化展示了朝鲜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详细描绘了志愿军战士越挫越勇、越战越强的真实面貌。会战清川江时,有三十八军14小时夜奔140多里,顽强死守三所里、松骨峰;鏖战长津湖时,有二十军踏冰卧雪的“冰雕连”,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的杨根思;铁原阻击战时,有六十三军化整为零,用生命换时间,顽强阻击美军十三天。透过这些文字,我总会被这群“最可爱的人”感动的热泪盈眶,真正体会到这场战争不仅有将帅们审时度势的谋略、战士们顽强不屈的意志,更重要的是饱含了一个国家的“尊严”,这是一个民族的伟大与荣光。


和平不是靠退让得来的,尊严只在剑锋之上。自1840年始,一百多年来,旧中国面对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列强,卑躬屈膝,割地赔款,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并没有换来统治者们幻想的和平,甚至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也要受尽屈辱,却无能为力。因为在西方列强眼中,那个时代的中国没有丝毫的尊严。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带着过去的惯性思维,再一次傲慢地来到中国地界,但是这次他们碰上了一群敢于用机枪和大炮去辩论的新中国人。抗美援朝战争被后人誉为“立国之战”,不仅因为它让百年中国的屈辱付之一炬,重新立于世界之林,更是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可是,战争从来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胜利就意味着牺牲。书中记载道,1950年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军队进抵三八线,战役歼敌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志愿军作战伤亡3.07万人,冻死冻伤5万人。电影《长津湖》展现的就是这一战役的一个片段,志愿军战士冻死冻伤的人数大大超过战斗减员,可想而知当时后勤保障的落后。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极具反差的对比,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的口粮基本“炒面”为主,它是以玉米、大豆、高粱米等原材料磨成的一种粉末状熟食,虽然吃起来又苦又涩,难以下咽,但为了坚持战斗,战士们饥饿时抓一把炒面塞在嘴里,再吃上几口雪。反观美军,沿用了二战时期的“C口粮”,每个套餐包括一个肉菜罐头、一个甜食罐头或者糕点罐头,甚至拥有十二个可供选择的餐谱,还有水果罐头、饼干和面包,一度连喝的水都是从日本空运过来的。简单从吃的,我们就能感受到“钢少气多”的胜利是多么的不易。


看过书里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除了热血沸腾,更多是感动于那一代人质朴的精神追求,就像魏巍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记录描写那个小战士说的,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志愿军战士们的牺牲流血,是为我们这些普通人,是为我们这一代人赢得了尊严。李峰老师在自序里写到,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要想被人看得起,总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真的,不是我写得好,而是先辈们打得好。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这部《决战朝鲜》,我以为,我们要知道那些牺牲先辈们的故事,记住他们,感谢他们,用他们赢来的尊严,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杭州检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